砂仁如何食用

浏览(4967)

|2015-02-02 11:22
碧落黄泉
|2015-02-02 11:51

  砂仁如何食用

  【什么是砂仁】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砂仁的别名缩沙蜜、缩砂仁、阳春砂、春砂仁、蜜砂仁等,是中医常用的一味芳香性药材。目前药用的砂仁的基源主要有三种:一种是主要产于中国广东省的春砂;一种是中国海南的壳砂;还有一种叫缩砂密,主产于东南亚国家。其中,春砂(果实)入药的疗效比较显著,品质也比较好,在国际药材市场上享有比较高的声誉。

  【砂仁的食用方法】

  (一)砂仁肘子

  原料:猪肘子500克,葱、姜、盐、花椒、砂仁、料酒香油适量。

  做法:

  1、肘子刮洗干净,沥尽水分,用竹签插满小眼,葱切段,姜切成片,砂仁研成细粉。把花椒、盐炒烫,倒出晾到不烫手时在猪肘上揉搓,放在陶瓷容器内(忌用金属容器)闷24小时,中间翻一次。

  2、把闷好的肘子再刮洗一遍,沥去水分,在肘子上撒上砂仁粉。用净布卷成筒形,再用细绳捆紧,盛入容器内,放上葱、姜、料酒,置旺火上蒸半小时,取出晾到不烫手时解去绳布,再重新卷紧捆上。上笼蒸1小时,取出凉透,解去绳布,抹上香油以免干燥。适用时到开切成薄即可。 食疗养生

  适用人群:怀孕早期妈咪 养生

  养生食疗功效:温脾止泻,调中安胎,适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病后体虚者食用,孕妇尤宜。

  (二)砂仁馒头 养生

  主料:小麦面粉500克

  辅料:砂仁20克 养生保健

  调料砂糖150克,猪油(炼制)50克

  做法:

  1、砂仁去壳洗净烘干研成细末。

  2、将白糖、砂仁末、熟猪油、馒头粉一起加水和成面团,分成20份,自定形状,上笼蒸约10分钟即可。

  养生食疗功效:馒头具有开胃健脾,温中化湿,安胎。

  (三)砂仁羊肉

  材料: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羊肉少许

  做法:将砂仁10克,白胡椒3克,生姜数片及适量羊肉共煮汤,熟后放入适量食盐服食。

  服用方法:每周3次。

  养生食疗功效:其中砂仁温中化湿、行气和中;白胡椒、生姜辛温理气;羊肉辛温补虚、养胃散寒。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

  适应人群: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辩证属脾胃虚寒者,病人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惫力、舌淡苔白、脉细。

  (四)砂仁粥

  主料:粳米100克 吃什么减肥

  辅料:砂仁5克

  做法:

  1. 先将砂仁磨成粉状备用。 养生保健

  2. 取粳米淘净,以常法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砂仁细末,略煮5分钟即可。

  食用方法:早、晚空腹食用。 食疗养生

  食谱相克:粳米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不可与苍耳同食,否则会导致心痛。 食疗养生

  (五)砂仁鲫

  主料:砂仁3克,鲜鲫鱼1尾(150克)生姜,葱,食盐适量。

  做法:

  1、将鲜鲫鱼去鳞、腮,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

  2、将装有砂仁的鲫鱼放入锅内,以砂锅最好,加水适量,用微火烧开。

  3、锅内汤烧开后,放入生姜、葱、食盐,即可吃鱼饮汤。

  养生食疗功效:醒脾开胃,利浊止呕,适用于恶心呕吐、不思饮食或病后食欲不振者。

  (六)产后食谱:砂仁烧肚条

  原料:猪肚500克,砂仁12克,姜5克,大葱5克,胡椒粉1克,味精1克,盐2克,料酒5克,猪油(炼制)15克。

  做法:

  1、猪肚用开水烫2至3分钟,用清水洗净,切成粗条。

  2、锅内放熟猪油烧热,放入猪肚略炒,加高汤烧开,加姜块、砂仁、胡椒粉、料酒,烧至猪肚软烂时,加味精、盐和葱白烧入味即成。 养生

  养生食疗功效:猪肚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有补虚损、健脾胃等功效。该食谱美味营养,补脾胃、温中化湿、行气止痛,消胀满适宜产褥期食用。

  【砂仁的作用】

  1、脾胃虚寒吐泻。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其重在温脾。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2、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曰其:“为醒脾调胃要药。”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证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若湿阻中焦者,常与厚朴、陈皮枳实等同用。若脾胃气滞,可与木香、枳实同用,如香砂枳术丸(《景岳全书》);若脾胃虚弱之证,可配健脾益气之党参白术茯苓等,如香砂六君子汤(《和剂局方》)。

  3、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该品能行气和中而止呕安胎。若妊娠呕逆不能食,可单用,如缩砂散(《济生方》),或与苏梗、白术等配伍同用;若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可与人参、白术、熟地等配伍,以益气养血安胎,如泰山磐石散(《古今医统》)。

  【小编点评】

  中医认为,砂仁主要作用于人体的胃、肾和脾,能够行气调味,和胃醒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