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解决春困

浏览(4973)

|2015-08-13 15:18
千总爆有范儿
|2015-08-13 15:23

  教你如何避免春困烦恼古人云“春眠不觉晓”,每到春暖花开之时,想必有不少人变得无精打采、晕晕乎乎、工作效率不高、嗜睡,即所谓“春困”。春困的原因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一种生理反应。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体一时不能适应季节、气温的变化,由于大脑血流量改变而引起的生理现象。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和**,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气温回升,万物萌发,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随着天气变暖,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不断地加大,大脑的供氧量则必然就显得不足了。因而人们往往会感到困倦思睡,总觉得睡不够。不吃早餐让春困更严重英国的一项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上班族早上宁愿多睡几分钟,也不愿起床吃早餐。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身边也非常普遍。营养专家马特巴克指出:“吃了早餐的人注意力更加集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智力表现、记忆力和心情也更好。此外,吃早餐的人更具活力,身体协调性更好。”而不吃早餐的人记忆力测试得分约比吃早餐的人低15%,不吃早餐的人由于能量及营养供应不足,一上午往往都昏昏沉沉,在原本就浑身懒洋洋的春天,更是雪上加霜。午餐不宜过饱英国埃夫南斯公司曾发布了一项针对1000名上班族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上班族的工作效率在中午12点达到高峰,接着便走向下坡路。3/4的受访者在午餐后昏昏欲睡。尤其是下午2点到4点,他们感到极度疲乏、沉闷,工作效率变低,甚至容易犯错。可见下午是春困最严重的时刻,而午餐若吃得太多、太饱,体内的血液会较多地供给肠胃以消化食物,大脑的供血量相对减少。大脑的血液和氧供应不足时,脑细胞活力下降,神经系统受到抑制,注意力不集中,并感到困倦,会防碍思考及消化,更容易昏昏欲睡,因此午餐不宜吃的太饱。此外,午餐不宜太油腻,也不宜摄入太多肉类,因为脂肪在三大营养素中最难消化,在胃中的停留时间也最长,因此过于油腻的午餐也会加重春困。补充酪氨酸预防春困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氨基酸中的酪氨酸对于缓解由心理压力过大、高度紧张和焦虑引发的疲惫状况有很大的帮助,酪氨酸可以让大脑保持敏锐。大脑的生理功能、智力水平与神经递质的变化紧密相关,酪氨酸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氨基丁酸的前体物质,是保证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在此生机勃勃的季节,却有很多人时常感觉疲乏、困倦、无精打采,甚至迷迷糊糊,整天头脑不清醒,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春困”。

  为什么会出现“春困”现象?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春困?如何防止春困呢?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二病房主任滕秀英。滕秀英解释,“春困”是春季人体生理机能随自然节令变化和气温高低的转换,而发生相应调节的一种短暂生理现象,这一生理现象虽然不是病态,但会影响工作、学习。从起居、运动、饮食、情志等方面开展养生、保健,可使“春困”状况得到改善。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须顺应自然变化规律。《黄帝内经》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道也。”春季为一年之始,阳气始生,清阳上升,人若应之,清气升而浊气降,升降和调,则神清而气爽,若不能相应,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失其生发滋养之用,就会表现出“春困”征象。

  如何解决春困呢?滕秀英说,若想摆脱“春困”的袭扰,须顺应春季自然规律,做好以下三方面。

  起居有常 保证睡眠

  中医提倡“起居有常”的养生原则,认为起卧有常,能调养神气,使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起卧无常,日久必致神气受伤,精神萎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导致各种病症。春季阳气升发,而阳气的生发和闭藏与睡眠密切相关,清醒时,阳气行于表;睡眠时,阳气行于内。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夜卧早起”,有利于阳气的升发。

  滕秀英强调,适当减少睡眠时间。多睡非但不能解乏,反会加重困倦,因为引起春困的主要原因并非睡眠不足,而是神经细胞不够兴奋,睡眠过多易使人体阳气郁滞,进一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所谓“夜卧早起”,即早起不要早于5点;晚睡不要迟于晚上11点,否则也会不利身体健康。

  调摄身心 疏肝解郁

  滕秀英解释,春季与肝相通应,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畅达不易患病。肝主疏泄,有疏通、畅达全身气血津液的功能。其生理特性是主升发,若升发作用正常,则气血津液疏通和畅达。气血通畅,清阳得升,上荣于脑,脑得其滋养,就不会“春困”。反之,若是肝气郁滞,失于疏泄,则气机不畅,清阳被阻,不能很好地上荣于脑,“春困”就将不期而至。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要保持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需顺应肝的生理特性。故春季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暴怒忧郁伤肝。若能适当运动,如散步、郊游、打太极拳等,不仅能舒张筋骨,还有助于阳气升发,畅通血脉,振奋精神,如此气血通畅,心旷神怡,就会精力蓬勃,远离“春困”。

  调整饮食 谨和五味

  “三月养生重在阳”,如阳气充实,气机升降和调,则神清脑明,若阳气亏虚,气机升降失调,则易产生疲惫感。滕秀英指出,春季阳气初生,为适应此特点,扶助阳气,饮食方面应遵照《黄帝内经》“春夏养阳”原则,多吃辛甘发散、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蒜、香菜等。这类食物温补阳气,使人体阳气充实,且辛温发散有利于阳气升发。

  另外,穴位**和适当的感觉**也可起到消除“春困”功效。在感觉疲劳时,**太阳穴、风池、内关、足三里等穴位,可达到疏经通络的效果。而适当的感觉**,如在室内放置色彩艳丽并富有生机的饰物或花草,听些优美明快的音乐或是用凉水洗脸等,这些视觉、听觉、触觉**,均可使神经兴奋。

  滕秀英指出,健康人运用以上如何解决春困的方法能很快度过“春困”期,而身体处于阴阳失和、气血失调、脏腑虚弱等亚健康状态的人,则可能“春困”持续时间更长且不易纠正,这些人需要接受系统调理,以尽早恢复健康。

  同时,滕秀英提醒,“春困”以疲乏、困倦为主要表现,而中风病患者发病前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因此,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若感觉“春困”时,应高度警惕中风的可能。

  总结:通过以上专家的介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如何解决春困了吧!那就行动起来吧。

--knowledge_pageBreak--

  到底在生活中如何解决春困的问题呢?如果贪睡且皮肤发黄,那么很可能是肝出现了问题。肝出现问题身体会疲劳无力,还伴有皮肤发黄,皮肤粗糙、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等症状;现在就去看看如何解决春困的问题吧。

  如果贪睡且面色苍白,那么很可能出现了贫血。因为疲劳、困倦是贫血最常见的症状,还伴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等。建议,以补铁为主,还要到医院做一个检查诊断,尽快明确引起缺铁和贫血的原因,及时治疗。

  如果贪睡且反应迟钝,那么很可能是大脑严重缺氧。因为大脑长期缺氧不仅会引起困倦、乏力、嗜睡外,而且可以产生一些列精神、神经症状,例如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个性改变、反应迟钝等。建议,经常深呼吸,积极参加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等。

  如果贪睡且鼾声如雷,那么很可能出现睡眠性呼吸障碍。因为睡眠性呼吸障碍除了白天困倦、乏力、嗜睡外,夜晚还会鼾声如雷,而且伴有呼吸间歇性停止。建议,换个睡姿,习惯于仰卧位睡眠的人,可以改变姿势为侧卧,打鼾症状会缓解。

  如果经期嗜睡,那么很可能是身体虚弱。因为经行嗜睡多是脾虚湿困、气血不足、或肾精亏损所致,常见于素体虚弱的妇女,表现为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头晕作眩,心悸不安。建议,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例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饮食上少吃甜腻与高脂肪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