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蓼是什么药

浏览(4195)

|2015-06-15 15:33
护你一世又有何妨
|2015-06-15 15:41

   别名:水辣蓼。

  植物名:红辣蓼。

  生长环境:本品为直立或披散柔弱草本,生于路旁,田野间,性喜湿润,耐旱。

  分布:广东、南方各省均有分布。

  入药部分:根部。

  采集期:全年。

  自采地点:水塘边、涌边。

  性味:性平、味辛。

  功能:散瘀、解肝郁,去湿毒,止痢。

  主治、用量和用法:1、痢疾:干根1至2两,清水煎服;2、皮肤疥癫:干根1至2两,猪瘦肉适量,清水煎服,连服3~4剂;3、肠部痛:干根1至2两,猪粉肠适量,清水煎服;4、胃痛:用法同上。

  附录:(全草)治皮肤痕痒:生干合用,煎水后加盐少许,洗患处。

  (叶)1、治跌打肿痛:用生叶适量捣烂,加酒煮热,敷患处。

  2、治外伤出血:晒干为末,撒布患处。

  (旱辣蓼)性味辛温,治痢疾,外洗治皮肤痕痒,捣烂加酒煮敷跌打肿痛,因其性辛烈,一般喜用水辣蓼。

  【临床体会】

  (一)关于辣蓼的品种

  《本草纲目》蓼条目上有七种:青蓼、香蓼、水蓼、马蓼、紫蓼、赤蓼、木蓼。“马、水二蓼,叶俱阔大。上有黑点。”另有荭草条目,不在七种蓼之内。

  《中药大辞典》上只有水蓼、红辣蓼和柳叶蓼(又名辣蓼)三种。柳叶蓼的果实名水红花子,该辣蓼显然就是荭草,不是《本草纲目》上的蓼。

  1970年代在上海农村曾采集中草药辣蓼,叶片上有人字形的黑色斑点。与《本草纲目》上的水蓼、马蓼及红辣蓼相似。

  因此本书的辣蓼以水蓼和红辣蓼为准。

  (二)关于辣蓼的分类

  辣蓼应分在哪一类药中,笔者有些困惑。辣蓼能治疗痢疾腹泻,但性味辛温,不是清热解毒药;能治疗皮炎湿疹,有化湿功效,但不芳香,也没有祛风和利水功效;有温中功效,但不健脾,也没有理气止痛功效。以上几类药都归不进去。

  由于六曲的主药是辣蓼草。因此,就暂将辣蓼与六曲归在同一类药中。

  (三)关于辣蓼的临床应用

  1970年代下乡时,大批学农的中学生水土不服,患腹泻和皮炎,采集了大批新鲜辣蓼草,水煎服,一人一大碗,服用l~3天后,腹泻和皮炎基本上都痊愈了。辣蓼是否具有抗过敏作用,尚待药理专家给以证实。

  辣蓼还能治疗慢性腹泻,性温,不会引起滑肠,有淡淡的辣味,不吃辣的也能上口。可在健脾和胃药的复方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