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偏低

浏览(1938)

|2015-06-21 20:00
可不可以更有勇气
|2015-06-21 20:16

   血小板减少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症状有一定的区别:

  一、急性型

  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

  血小板主要是起止血凝血功能的,血小板过低会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轻者是皮下出血,也就是皮肤紫癜,或是牙龈出血,鼻出血,严重就是内脏出血或是颅内出血。

  此病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但是在成熟过程中产生了障碍,而且导致血小板生成的来源减少

  急性型多见于儿童,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出血严重。突发广泛的皮肤粘膜血点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肿。常伴有鼻衄、牙龈出血等。

  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一般以激素治疗为主,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强的松等,也采用兔疫抑制剂等治疗,或免疫抑制剂常与皮质激素合用;严重时输血和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