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国LVHM集团注资广东本土日化品牌丸美的消息一经确实,立即在本土化妆品界激起千层浪,虽然传出此次的投资比例达到49%,但是实质主导权还是在丸美手里。对于49%这个数字不管是真是假,近年被注资和收购的本土品牌日渐趋多,到底它们的现状如何呢?

近日,丸美已经证实获LVMH旗下基金投资,但是控股比例并不是外传的49%,原玉兰油品牌总监加盟也不确定,更多细节将在7月份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并公布。
此外,据化妆品专家冯建军透露,可能早在2011年年底,LV基金就已投资丸美。但是这一消息未得到丸美的证实,公司仅表示,(投资)已有一段时间了。
据了解,过去两年时间里丸美动作频频,它的明星攻势和大量的广告轰炸,为它赢得了广泛良好的口碑,这次有了老牌奢侈品老大的投资,估计会为它带来新一波的收益。作为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它的价格到底会不会向奢侈品靠拢,走女性柔美的品牌形象以后会不会有所改变呢?一切都在观望当中。
小护士创立于1992年,据AC尼尔森的调查统计,小护士品牌认知度高达99%,2003年的市场份额达4.6%,是中国第三大护肤品牌,2003年底法国欧莱雅收购了小护士。如今,小护士在市场上也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卡尼尔”。
小护士曾经多么响亮的名字,现在问起85后、90后相信已经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但是这个品牌在被收购之前早已被原有的主人折腾的不成样子。渠道混乱,促销也是瞎做一气,品牌形象大幅度地低端化。如果不是收购,小护士的本身寿命也绝对不过几年而已。而且碰巧和卡尼尔一样走的是中低端路线,“一山不能藏二虎”被取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大多数国内民族品牌在收购后不是被外资同类品牌取代,就是被“雪藏”,最后淡出人们视野。不要以为有幸给大牌看中了,很可能只是沦为他人做嫁衣的悲催下场。
大宝可能是最早传出被国际大集团收购的本土品牌,直到2008年才被美国强生收购。强生收购大宝后虽然宣布计划并保留大宝品牌,但消费者下意识的第一反应还是“排斥”。因为它始终是伴随我们一代人成长的时代产品,“大宝,天天见”这句广告语到现在还记忆犹新,如果变成外国品牌的附属品,只是为他们的副线铺路,省却他们培养新牌子的时间和渠道,心里难免不舍。事实证明,如今大宝面临着库存积压严重,新品表现欠佳等问题。
2010年12月6日,丁家宜正式宣布“外嫁”法国香水巨头科蒂,该集团以“现金+股权”的方式、收购估值约为4亿美元的丁家宜。丁家宜一直都是走超市路线,这次出卖自身估计是想换来高端品牌系列的发展,但是它的品牌定义过于清晰,一早就被大家认定是走亲民路线,所以这次的转身之路注定走得非常坎坷。
看看它的现状, 销售大幅下滑,遭遇发展瓶颈,很可能会步小护士“雪藏”的后尘。只能轻叹一句,这些品牌不是走在淹没的路上,就是已经深陷淹没的路上了。
除少数品牌跻身国内中端市场外,绝大多数品牌集中在中低端市场,羽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曾是国内唯一跻身高端品牌行列的国产化妆品品牌。直到2004年羽西被法国欧莱雅收购后,才是真正和国际化的进程接轨了,走上了年轻与国际化路线 ,包装更美观更有中国风格,之后推出玲珑系列生机水等经典产品,品牌形象及产品线有提升。
观察羽西近年来的发展,销售额已经停止下滑,还选用了名模杜鹃作为代言人,让品牌开拓出新的年轻的消费群体。引用品牌的创始人靳羽西所言,她这次是“嫁”对了人。欧莱雅对羽西的重新包装和定位,让羽西重新迸发活力,不再走LOCAL品牌之路,而是逐步转为真正的国际百货公司品牌。
业界观点
PClady就此现象采访了《中国美容时尚报》执行总编包文娟。她表示国际集团注资本土化妆品牌,个人认为这是一桩好事情。国外奢侈品集团在向本土品牌注资之前,一定会经过大量技术、市场方面的筛选,从中优选出值得投资的优秀国产品牌。一方面这对国产品牌自身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其他国际品牌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关注,乃至引发示范效应,吸引更多的资金注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本土品牌如珀莱雅、自然堂等都在努力寻求各种突破,如花重金聘请明星代言人、大量投放卫视广告等,而国际资本的介入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发展模式。尤其当中国传统的中医中草药、经络按摩等美容理念正在逐渐被国际认可,却苦于没有良好的平台和足够的资金走向世界时,这种投资方式就似乎成为一盏指路明灯,为看似广阔却仍旧迷茫的中国本土化妆品市场指明了某种方向。
当然挑战和压力也一定存在,在与国际的合作、碰撞中,无疑加剧了本土化妆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原来可能存在的走捷径、钻漏洞的机会变少了,势必就会令一些发展不成熟、质量不完善的品牌被淘汰。但这也本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一个健康良性的竞争环境理应如此。
PClady编辑观点
本土品牌得到国外垂青是值得高兴的,但想指望着从此就麻雀变凤凰似乎有点太想当然。麻雀到底是变成凤凰还是水鸭,这个完全只能靠运气。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前车之鉴也有扬名海外的成功例子,这次注资合作能否帮助丸美越战越勇,还是得慢慢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