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子妆容画法图片

浏览(39482)

|2015-12-17 22:56
青春是一首歌
|2015-12-17 23:16

     汉代由于化妆品制作技术的成熟与对女性美观念的转变,使得妆型大大丰富,是中国古代化妆史从先秦的的素妆时代步入后世的彩妆时代的重要转折期。在面妆方面,由于红蓝花的引进,使胭脂的使用日益普及,妇女们一改周时的素妆之风,而开始盛行各式各样的红妆。在眉妆方面,则一扫周代单调的纤纤峨眉妆,而创造出了许多颇为“大气磅礴”和“以为媚惑”的眉式。再加上花钿与面靥的趋于成俗,都显示出汉代女性对美的一种无拘无束的追求。而且,自汉以后至魏晋、隋唐,屡屡出现的男子涂脂敷粉的现象,既表明了化妆术的日益普及,也表明了这一时期人们对美的一种宽容之心。但从审美风格上看,汉代的妆型总体上还是以柔和典雅为美。以下就是对汉代妆容的解析,同时欣赏汉代女子妆容画法图片。

  1)汉代面妆

  从汉代开始,女子们便不再以周代的素妆为美了,而流行起了“红妆”,即不仅止乎敷粉,而且还要施朱,即敷搽胭脂。

  汉时妇女颊红,浓者明丽娇研,淡者幽雅动人。依敷色深浅,范围大小,妆制不一,产生出各种妆名。如“慵来妆”,衬倦慵之美,薄施朱粉,浅画双眉,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以慵困,倦怠之感,相传始于汉武帝时,为武帝之妃赵合德创。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合德新沐,膏九曲沉水香。为卷发,号新髻;为薄眉,号远山黛;施小朱,号慵来妆。”

  再如“红粉妆”,顾名思义,即以胭脂、红粉涂染面颊。汉代《古诗十九首》之二便写道:“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其俗历代相袭,经久不衰。

  2)汉代眉妆

  两汉时期可以说是上承先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开辟了中国画眉史上的第一个**。

  汉王朝时,涌现出了很多致力于修眉艺术的帝王与文人。在西汉以汉武帝为首,《二仪实录》说他:“令宫人扫八字眉”。在东汉则以明帝为魁,史称“明帝宫人,拂青黛蛾眉”。有了帝王的提倡,普通士庶自然也跟着对女子的妆饰重视起来。著名的张敞画眉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据《汉书·张敞传》载:“敞为京兆……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妩。”与他有隙者向汉宣帝造密,宣帝召见并责问他,张敞答“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使宣帝很满意。从此这就成为流传久远的夫妻恩爱典故。唐代诗人张悦在《乐世词》中诗云:“自怜京兆双眉妩,会待南来五马留”,就引用了这个旧典。另一位汉代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也是一位“眉痴”,他是汉代古文的“文章魁首”,他的辞赋中有不少为写眉的名句,偏生他结识的爱人,恰巧又是一个特富眉间天然美的绝世美人。《西京杂记》说:“司马相如妻卓文君,眉如远山,时人效之,画远山眉。”(一本作“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这正所谓佳人才子,相得益彰了。后来汉成帝的爱妃赵飞燕,让她的妹妹赵合德也仿照文君“为薄眉,号远山黛”。可见修眉的风气的确盛行于两汉。

  汉代流行于贵族女子之中的眉妆,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八字眉、远山眉和蛾眉之外,当属长眉最为流行了。长眉是在蛾眉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它的特点是纤巧细长。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脸上即是长眉入鬓。除长眉外,汉代妇女也曾画过阔眉(又称“广眉”、“大眉”),据说这种风气首先出自长安城内,后传遍各地。谢承的《后汉书》里就载有:“城中好广眉,四方画半额”的俗语,甚至“女幼不能画眉,狼藉而阔耳”。在文人作品中也有这类描述。如司马相如的《上林赋》:“若夫青琴宓妃之徒……靓妆刻饰……长眉联娟”。吴均《与柳恽酬答诗》中的“纤腰曳广袖,半额画长蛾”,都是对长眉的描写。由此可见,恢宏壮美的汉文化表现在眉妆上也同样是大气磅礴。从广州郊区汉墓出文物中的女乐形象上便可以看到这种眉式,颇有特色的是两边的女乐眉形还不一边高。前面提到的八字眉便是在长眉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变而来的,因眉头抬高而眉梢部分压低,形似“八”字而得名。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木俑即作此式。

  汉代还流行过一种惊翠眉,但很快被梁冀之妻发明的“愁眉”取代了。愁眉脱胎于“八”字眉,眉梢上勾,眉形细而曲折,色彩浓重,与自然眉形相差效大,因此需要剃去眉毛,画上双眉。《后汉书·梁冀传》言:“(冀妻孙)寿色美而善为妖态,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以为媚惑。”(这里的啼妆指的是以油膏薄拭目下,如啼泣之状的一种妆式,流行于东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少有的几种眼妆之一。)此举影响很大,“至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京都歙然,诸夏皆放(仿)效。此近服妖也。”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词语——“愁蛾”,后世常用以形容女子发愁之态,谓之愁蛾紧锁。

  关于汉代女子妆眉的方法,除了描画之外,还需要借助工具修饰。汉刘熙《释名·释首饰》:“黛,代也,灭眉毛去之,以此画代其处也”。即古人画眉是先拔去眉毛,然后再描画上去的。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的五子漆奁中就发现有一把角质镊,长17.2厘米。镊片可以随意取下和装上,柄制作精细,并刻有几何纹饰。《释名·释首饰》中写:“镊,摄也,摄取发也。”《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四引《通俗文》:“披剪须发谓之镊。”可见,镊即拔去发须之用。当然,除了发须,眉毛当也属此列。清王初桐《奁史》卷七三引《郑氏家范》:“妇女不得刀镊工剃面。”从侧面说明刀和镊是女子修面的重要工具。但实际上,古代女子也并不都是先拔去眉再画之的,只是画一些特殊造型的眉时,才不得己拔去,和现代人其实是一样。东汉时期汉明帝的明德马皇后端庄秀丽,《东观汉记》中记载:“她眉不施黛,独左眉角小缺,补之如粟。”可见,也有很多女性是崇尚眉型的自然美的。

  3)汉代唇妆

  点染朱唇是面妆的又一个重要步骤。因唇脂的颜色具有较强的覆盖力,故可改变嘴型。因此,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唇美的妆唇习俗,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以赞赏女性之唇色如丹砂,红润而鲜明。

  中国古代女子点唇的样式,一般以娇小浓艳为美,俗称“樱桃小口”,汉代即已成俗。女子在妆粉时常常连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后以唇脂重新点画唇形。唇厚者可以返薄,口大者可以描小。例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木俑的点唇形状便十分像一支倒扣的樱桃。

  4)汉代面饰

  面饰,即粘帖或绘制于面颊上的妆饰,是中国古代女子化妆中很重要的一个门类。其在先秦时就已有滥觞,至汉代逐渐趋于成俗。

  花钿

  花钿,亦称面花或花子,是一类可以粘贴在脸面上的薄型饰物,大多以彩色光纸、云母片、昆虫翅膀、鱼骨、鱼鳔、丝绸、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三叶形、菱形、桃形、铜钱形、双叉形、梅花形、鸟形、雀羽斑形等诸种形状。当然,也有直接画于脸面上的,色彩斑斓,十分精美。花钿,也泛指面部妆饰,在这里特指饰于眉间额上的妆饰。

  面饰花钿之俗,在楚时已有之,长沙战国楚墓出土的彩绘女俑脸上就点有梯形状的三排圆点,在信阳出土的楚墓彩绘木俑眼皮之上也点有圆点,当是花钿的滥觞。秦朝“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虎凤飞升。”[⑥]说明秦时贴花钿已开始趋于成俗了。汉承秦制,又受楚文化影响至深,因此,花钿在汉代也应该有所承袭。

  面靥

  面靥,又称妆靥。靥指面颊上的酒涡,因此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古老的面靥名称叫“的”(也作“旳”)。指妇女点染于面部的红色圆点。

  商周时期便已有之,多用于宫中。早先用作妇女月事来潮的标记。古代天子诸侯宫内有许多后妃,当某一后妃月事来临,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启齿时,只要面部点“的”,女史见之便不列其名。汉刘熙《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旳。旳,灼也。此本天子诸候群妾当以次进御,其有月事者止而不御,重(难)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即说的是此。但久而久之,后妃宫人及舞姬看到面部点“的”有助于美容,于是就打破月事界限而随时着“的”了,“的”的初衷便慢慢被美容所代替,成为面靥的一种,并传入民间。繁软《弭愁赋》中便写道:“点圆的之荧荧,映双辅而相望。”

  不过现在许多电视剧里面的主角都没有领会到汉代女子妆容画法图片的重点,一般都加了现代元素,没有还原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