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情感两性 > 城市心漫游 > 人物
绕到新闻背后看究竟——与柴静谈唐山大地震
[06-7-28 12:48] 作者: 收藏至博采 出处: 责任编辑:zhenghuangwei

   柴静

———与柴静谈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CCTV《新闻调查》记者柴静对此“旧闻”很感兴趣,挖掘“他们”的记忆,也许就是重建“我们”自己

    柴静:“其实他就是你自己,你对他不感兴趣,很多人也会对你的生命不感兴趣”

  柴静的调查记者生涯是从2003年的喀什地震开始的。那是她第一次绕到新闻背后去看究竟。

  事情的起因是一则简短的消息:灾后,希望小学开学。百十家媒体的闪光灯记录了同样的场景:小孩从废墟中把书包拖出来,拍拍上面的土,升国旗,上课。

  报道完成,大家四散,柴静却觉得不安。

  第二天,她碰到希望小学的两个小孩,光着脚抱在一起在路边烤火,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柴静让小孩带她去他们家看看,小孩把她带到一片空地上,“家”已经成为一片废墟,被子铺在地上,是湿的,柴静用手一摸,上面全是沙子。两块大石头上架着一个水壶,水来自一个积雨水的沟,用壶底把水面上的落叶拨开,用壶装水,带回来烧。

  “之前我得到的消息是去拍希望小学升旗。这是所有人都获知的新闻,但在新闻的背后是些小孩,仍然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还要去上学。这就是差异。”柴静说。

  喀什之后,调入《新闻调查》的柴静主动请缨,请来的第一单活儿是“非典”。她似乎对灾难题材着迷,尽管近距离记录死亡也会让她恐惧,“但恐惧比无知好。恐惧会让人类肾上腺素分泌,有防御的本能。”

  2006年旧历年前,刚过30岁生日的柴静向她所在的《新闻调查》栏目递交了第一张报题单(按《新闻调查》的惯例,记者没有报题的义务),柴静希望用这个动作让领导明白:这个题,她非做不可,这是她在春节将至时最大的心愿。

  这个非做不可的题,是半年之后的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

  今年1月,唐山籍作家张庆洲出版了《唐山警世录》;1986年,作家钱钢出版了《唐山大地震》。两本书摆在那里,30年前的唐山并没有给今天的人们留下太多的悬案。柴静在唐山能调查到什么呢?

  逝者借助生者的记忆重生,而“我在无意识中被剥夺了一部分流泪的权利”

  记者:去唐山之前,你对唐山最大的好奇是什么?

  柴静:我对唐山的疑问太多了:首先是大家对唐山的了解空空如也。我问了我身边的人,大家都有“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概念,但都没有鲜活的感受。我就想,作为生存在这个土地上的人,作为一个记者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我这30年是怎么过来的?为什么我会对本国这么大的灾难只有如此泛泛的了解,这是怎么回事?

  后来我选择了钱钢这个角度。钱钢1976年去唐山采访,1986年写出《唐山大地震》。我很好奇,1976年钱钢在唐山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的书到了1986年才出版?而那本书几乎成了记录唐山地震的惟一一本有影响力的书?30年后,钱钢重回唐山,他又能看到什么?

  钱钢代表着外来者的视角,他就是我们的眼睛。他那本书我12岁就看过,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小男孩,没有麻药,医生用刷子把渗进他头皮的沙粒刷出来。

  我不是想借此怀旧,或者说我不是想用我的节目满足我的好奇心,我不仅仅是去寻找故事,我要去找一段历史,为什么我知道的东西仅仅这么多。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30年过去了,今天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始关注唐山大地震。29年时没有,28年时没有,而到了30年,大家蜂拥而上。我个人觉得,去唐山的媒体,大部分是商业媒体,动机是市场驱动。

  记者:你怎么知道大家是出于市场驱动去的?

  柴静:我们是6月初去唐山的,在我去之前,C CTV的很多栏目都已经去了。我在唐山接触到很多香港媒体。我问他们为什么来,他们说,我们是商业媒体,我们来是因为我们的读者想看。

  我当时很奇怪,为什么香港人对唐山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们看到一对老夫妇在他们双胞胎儿子的骨灰盒上放上一块巧克力会泪流满面?要知道我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啊,我跟这段历史应该比他们亲近,为什么他们泪流满面,而我会愣在那?

  我把这个细节写在我的博客里,有一个在香港读书的人写了一段留言,他说,作为小孩子的我并不明白这段历史,但是我们看了流泪,是出于天性的推己及人。

  我觉得我们天性的这部分可能蒙尘已久,人对这段历史的熟悉是来自于对同类感同身受的理解,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这样去理解。我很嫉妒那个香港记者,因为我觉得我在无意识中被剥夺了一部分流泪的权利。

  记者:你有没有跟香港的同行交流过,他们想去唐山寻找什么?

  柴静:他们对唐山的了解也都是来自钱钢的书,不过他们对于历史当事人怀有比我们更亲切的一种感情,所以他们对细节的把握和写作可能比我们更充分。

  那对老夫妇送巧克力那个镜头,我们拍了,我们拍得也很动人,但那场景在我们的片中只会是一个镜头,在香港记者那里会是一个整版的故事,因为香港人对这对夫妻有感情,他们知道他们,关心他们。

  记者:如你所说,今年的6、7月份,大批记者拥向唐山。我有一个疑问,复原关于唐山的记忆,到底是民间的需要还是媒体的需要?刚才你说香港是受众有这种需求,那内地的情况呢?

  柴静:我觉得媒体反映的是“意见市场”的需求。我听到过一些声音说,要提防媒体利用唐山炒作。什么是炒作?对一个我们所知甚少的东西,我觉得炒作是以后的问题。第一步是知情权,哪怕信息良莠不齐,人们需要知道,民众太渴了。

相关阅读

2006 我们的唐山-为了忘却的纪念

读图时代:[组图]黑色记忆-旧唐山的回忆

柴静    唐山    大地震    人物    心情    心灵   
正在加载评论,请稍候…
ad_art_left
ad_art_right
双峰诱惑 意女星全裸上阵 黄健翔 《时尚先生》杂志写真
寻找曾经失去的记忆 同样姿势不同年代
·黑色记忆:旧唐山的回忆
·女人偏偏为难女人
·2006 我们的唐山-为了忘
·过早经历沧桑,后天祸福
·“极致女人”的生活白描
·男人是我们的二线品牌
·婚姻,我不再指望"外援"
·女人最受不了男人玩暧昧